虽然粗粮挺好的,但如果吃法不对,它让血糖升高的速度可能比细粮还快。这些吃起来不怎么甜的食物,实际上能更快地让血糖飙升,它们就藏在我们平时吃的主食里,很多人还以为它们是“健康食品”。但其实,让医生真正担心的那些“血糖杀手”,可能根本就不甜。
图片
下面四种粗粮,不仅无法帮助控制血糖
反而是实打实的“血糖杀手”:
图片
伪粗粮
例如一些果味麦片、奶味麦片,或者杂粮粥,这类食品通常含有糖分和大量的添加剂。虽然它们包含部分杂粮成分,但整体升糖指数却相当高。还有一些超市售卖的“杂粮馒头”,或者发糕类食品,比如玉米面发糕等,大多添加了糖、油、色素、奶精等成分,其中可能只含有少量的粗杂粮。它们的升糖速度并不比普通白面馒头低。再如某些所谓的“全麦”面包,实际上是通过焦糖或糖浆染色,并加入胚芽、麸皮伪装而成,真正的全麦含量其实很低。
图片
小知识:
配料表中的成分是按照添加量从高到低排序的。只有当配料表中的第一个原料是“全麦”或“全小麦”时,才是名副其实的全麦食品。
图片
精加工粗粮
完整的粗粮因其表层的“麸质”富含膳食纤维,升糖指数通常较低。然而,一旦经过加工,麸质就会被去除,粗粮中的淀粉与消化酶更容易接触,消化速度也更快。麸质去除得越多,颗粒越细碎,食物就越容易被消化,升糖指数也就越高。通过精加工,原本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可能会变成高升糖指数的食物。
比如以下三种典型的“粗粮”,由于加工方式不同,升糖指数差异显著:
图片
图片
久熬或粉碎后的粗粮
一般来说,食物越黏稠、越细碎,升糖速度越快。因为长时间熬制或过度粉碎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结构,使其更易被消化吸收。例如,玉米和小米都是粗粮,完整的玉米粒、小米粒升糖指数比大米、小麦低,但经过长时间熬煮后却成为升糖利器。再如,很多人喜欢将粗粮打成粉冲水喝,认为既方便又营养。然而,“打粉”这一操作,却会让原本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变成高升糖指数的“血糖杀手”。
如下表所示,打粉后的粗粮血糖指数显著升高:
图片
打粉前后升糖指数对比
(升糖指数<55为低,55-70为中,>70为高)
以红豆为例,正常蒸煮食用时升糖指数仅为23,而打成粉冲糊食用则升至72,从低升糖指数变为高升糖指数。不过,也有一些食物打粉前后的升糖指数变化不明显,比如表格中的绿豆。喜欢冲粉食用的糖友可以选择这些。
图片
口感软糯的粗粮
口感软糯的粗粮也被称为“糯性谷物”,往往是隐藏的“血糖杀手”,例如糯米、糯玉米、大黄米、小黄米等。这主要是因为糯性谷物一般“支链淀粉”含量较高,在胃肠道内水解速度快,容易被消化吸收,导致升糖指数普遍偏高。
图片
注:图片来自豆包ai生成
推荐两种优质粗粮
01
燕麦
燕麦是控糖小能手,其中的β-葡聚糖能在肠道形成凝胶延缓糖分吸收。建议选择需要煮制的钢切燕麦或传统燕麦片,而非即食燕麦。
02
黑米
黑米则是花青素宝库,外层麸皮富含抗氧化物质。煮前浸泡2小时更易消化,与白米按1:3比例混合蒸煮,口感更易接受。
冷却后再加热食用,抗性淀粉含量会增加,更有助于血糖控制。
即使是“真”粗粮,也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食用。因为粗粮之所以称为“粗”粮,是因为它含有大量“纤维素”,不易被消化。纤维素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一把“双刃剑”:
一方面,它与肠道中的食物混合后,能够延缓“碳水化合物”的吸收,从而降低餐后血糖。
另一方面,它也会延长胃排空时间,若消化能力较弱,则可能导致腹胀、反酸、嗳气等胃肠道不适。
因此,粗粮虽好,但也需选对种类,并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全国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